2025国家医保谈判收官:真创新获力挺,商保联动开启支付新局
2025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于11月3日正式落幕,这场持续5天的行业“年度大考”吸引120家内外资企业参与,涵盖127个基本医保目录外谈判竞价药品及24个商保创新药目录协商药品。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与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于12月第一个周末公布,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,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“保基本+多层次”的支付体系进一步完善。
核心亮点:流程升级与创新导向凸显
• 谈判机制更趋成熟:延续“信封价”核心规则,企业拥有2次报价机会,两次报价均超出信封价115%则谈判失败,信封价由药物经济学与医保基金两组专家背对背测算形成,流程顺畅度与可预测性显著提升。
• 真创新获明确支持:谈判过程中,具有不可替代性、满足临床未满足需求的创新药获得政策倾斜,而可替代性强的“老产品”或同类靶点药物则面临激烈竞价,凸显“鼓励真研发、支持真创新”的导向。
• 首推商保目录联动:首次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,聚焦超出基本医保“保基本”定位的高值药(如CAR-T疗法)、罕见病药等,通过药企降价折让与保险公司扩责赔付相结合,减轻特殊患者负担。
重点药品与行业影响
• 热门品种谈判进展:肺癌领域的洛拉替尼、芦康沙妥珠单抗(已确定获批非小细胞肺癌报销),乳腺癌的德曲妥珠单抗,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药利司扑兰口服液等重磅药物参与谈判;阿来替尼、奥希替尼等目录内药品进入议价阶段,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探。
• 板块投资热点聚焦:CXO行业将受益于创新药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,医疗器械板块随着临床需求释放与政策支持,基本面有望持续改善;创新药企中,拥有核心技术壁垒、产品成功纳入医保的企业将获得市场份额提升机遇。
• 患者用药可及性提升:通过“以量换价”机制,创新药价格将大幅降低,而商保目录的补充的覆盖,将破解高价创新药“报销难”问题,让患者以更低负担获得全球最新疗法。